第87章 我行我素的鲁庄公-《鲁国春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因为祭庙在那个时候,没人用红色的。

    为何不用红色?

    因为红色颜料在当时非常珍贵,成本要比其他颜色高很多。

    按周礼以及习惯,当时天子诸侯祭庙的柱子微青黑色,大夫的柱子青色,士的柱子黄色。

    把柱子漆红,这件事情当然不合礼数了。

    当时就有人反对了,但鲁庄公鸟也不鸟那些老学究。

    寡人就这么干了,怎么着?

    不但将鲁桓公祭庙的柱子漆红,鲁庄公还派人雕刻了祭庙的方椽,这又是违反礼数的。

    方椽就是屋面下的方形椽子,用于木制房屋。

    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是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,已经不再用椽子了。

    但在春秋时期,房屋多是木结构的,其构架是由柱、梁、椽、构架连接件和屋面基层等组成,椽子是很重要的架构件。

    春秋时期,不用说什么样的人住什么样的房子是有规定的,就连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有严格规定,不能乱来的。

    如这个方椽,只有用于天子的宫庙,才可以精磨细雕。

    而诸侯的宫庙,则不能精磨,更不可细雕。

    到大夫级别的,甚至连用于方椽的树皮都不能削掉。

    至于士,嘿嘿,用于方椽的树最多也只是砍掉大的枝桠然后直接用于建筑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鲁庄公又一次违背了相关礼数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