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沈长恭满意的点了点头,说道, “本王向来以德服人,看到大家都这么通情达理,能够达成一致,本王心中甚慰。 只要大家能够团结一心,本王相信,科举制肯定是能够顺利推行下去。” 众臣一个个委屈的想掉眼泪,哪来的什么以德服人,你那只拳头叫做“德”吧? 什么狗屁达成一致,你那是“打”成一致! 特么的,活了这么多年,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朝堂议事的。 沈长恭接着说道, “我大燕,就应该唯才是举,绝不可任人唯亲,埋没良才。 只有人才多了,我大燕才能蒸蒸日上,国力强盛,开疆扩土,诸位,都是我大燕的大功臣。 但是,本王丑话先说在前头,如果被本王查出来,有人徇私舞弊,埋没良才,提拔亲信,阳奉阴违,毁我大燕根基。 本王必将他抄家灭族,剥皮抽筋,人皮内塞上稻草,挂在所属衙门堂前,来警示世人。” 沈长恭说完话,见还是没人敢开腔,冷声喝道, “诸位都听到了吗?” “微臣遵命!” “嗯,这就对了嘛,谁有不同的意见,都可以提出来,本王向来以德服人。” “退朝吧。” 众臣闻言,如蒙大赦,立刻转身就跑。 生怕跑的慢了,沈长恭的“德”会降临到他们的身上。 丞相路过沈长恭身边的时候,向着他竖了竖大拇指,也赶忙向外走去。 “丞相。” 沈长恭叫住了他。 “老臣在。” “多选出来一批没有派系性格刚正不阿的考官出来,多出一些考题,让他们分散到各地去主考和批阅,一定要杜绝徇私舞弊的现象。 秋收之后,便举办秋闱,先拔除一批出色的人才来。 日后我国疆域将会越来越大,需要的人才也会越来越多,他们可以不会圣贤书,但是必须要会治政、安民、统筹、和规划发展当地民生等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 “老臣明白,我大燕能得王爷,真是我大燕之幸啊。” 丞相走后,沈长恭信步向着龙椅上走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