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与燕国的大胜凯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焦头烂额的凉国。 凉国的东北战事还算是能够勉强支撑,在杏阳郡这边,他们三十万人和齐国的三十万人打的有来有回,双方都损失惨重,各自只剩下了十几万人,但还在拼命的打,不干掉对方誓不罢休。 东线战事那边,连被动防御都做不到了。 十五万的凉国士兵,与三十万齐国士兵作战,历时两个多月,全面崩溃,被迫后撤,退往都城兴庆府。 齐军气势如虹,乘胜追击,浩浩荡荡的向西而去。 赵彪像个救火队员一样,从南边撤出来,赶紧去阻击齐军西线的兵马,来延缓齐军行军的速度。 而白马军走后,南边的四十万秦军,立刻来了精神,直接歼灭了之前一直跟他们打守城战的凉国部队,然后一路攻城拔寨,向着兴庆府而去。 凉国的东部和南部,丢失了大量的土地,首都保卫战都快要打响了。 这两个月来,凉国不断的派出使者,去找关寿长和马凌,以及燕国的朝廷,请求出兵相助。 关寿长是西南守卫军的统帅,自然是不可能给任何答复,说只听兰陵王的命令。 马凌那边的回复也是如此,只等朝廷下令,他无权开战。 到了燕国朝廷那边,燕扶摇只告诉他们,现在大燕的全军主帅出征草原还没有回来,打的非常艰苦,等沈长恭回来后再说。 燕国这边摆明了是要拖延,可凉国也不好说什么,毕竟燕国现在自己也在打仗。 没办法,他们只好咬着牙坚持着,硬挺着,希望沈长恭能够早点解决草原,然后去支援他们。 沈长恭也确实是不负所望。 当凉国的密探得知沈长恭两天便消灭了草原几十万人,把草原部族直接从地图上抹去了。 两个月一方面为沈长恭的心狠手辣感到咋舌,一方面又欣喜若狂。 这下,沈长恭应该回来救我们了吧? 他们还能坚持,但是要看到希望才行。 得到消息后的凉国士兵充满了干劲,因为要不了多久,燕国就会来救他们的。 只是,唯独赵彪对这件事情,不抱什么希望。 他是最清楚这件事的,齐凉二国之间的战争,就是燕国一手挑拨起来的,目的就是消耗齐国的有生力量,为燕国入侵齐国做准备。 可消耗齐军力量的同时,凉国的兵马消耗的更多啊。 再这样打下去,凉国就没兵了。 难道燕国的目的,并不是和凉国一起消灭齐国,而是要等到齐国灭掉凉国后,再出兵消灭齐国,顺便拿下凉国的领土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