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四章 荀彧的决心-《三国之重振北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曹操也说道:“没错,我不同意荀彧的建议。”

    “荀文若是我的子房,我们有共同中兴时代的志向,如今我们都没见过当今天子,就要让你承担这样的损失。我当然不能同意。”

    荀彧却毫无犹豫的意思,坚决道:“主公,西凉贼猖獗,我们绝不能放慢脚步!”

    “那童远眼线甚多,又占据并州居高临下,一旦他回师东向,我们只来得及拿下冀州,而幽州就会被他彻底吞下。”

    “那样我军就处于被半包围的被动态势,而且太行、燕山全在敌人手中,是易守难攻的局面。”

    曹操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,甚至额头都冒出丝丝汗水,但是他仍不能同意荀彧自毁家族和名声。

    荀彧听了却笑道:“主公,天下的安危远比我一家重要许多,没有天下又如何有家呢?”

    “没有天下,如何有家!”

    这个时代的士族大多将自家利益和名声放在首位,稍好一点也无非是不会为了家族名声伤害朝廷和百姓。

    但是像荀彧这样,将天下看得比自身生命和升迁,以及家族利益全都重要的,寥寥无几。

    曹操感叹道:“若是在太平年代,文若绝对是了不起的大儒名士,不……应该能迈向先秦的圣贤。”

    “吾有文若,幸甚至哉!”

    他郑重问道:“刚刚说了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,那第二个呢?”

    荀彧看了看在场的众人,随即说道:“除我们六人,再加夏侯元让等几位将军,无人知道主公提前布局幽州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“若进一步团结幽州各部,提前储备物资,当派遣一精干能吏,协助鲜于辅、田豫。”

    曹操问道:“荀文若是不是已有建议的人选?”

    荀彧回道:“是的,现在担任县令的陈郡人梁习,正可以担任此职。”

    曹操思考了一会,说道:“梁习,字子虞。其人治理一方才能突出,而且为人处世成熟稳重,重礼节又知兵事,确实可以承担这一重要使命。”

    他深吸一口气,感叹道:“荀文若为我发掘了太多太多人才。”

    “戏志才是先生举荐,郭奉孝也是,荀公达又是文若联系过来,其余地方上太守长史县令更是不可胜数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荀文若,就没有今天的曹孟德啊!”
    第(2/3)页